東寺 摘要

東寺 摘要

語音導覽播放中

※請使用手上的耳機,注意避免影響他人。

落成於796年的東寺,貴為京都最古老的佛寺。當時,桓武天皇(735-806)遷都至平安京,僅歷時二載,為鎮國安邦,庇佑朝廷及新都,而興修此寺。起初,平安京內僅允許修築兩座佛寺,其一便是「東寺」,因位處都城正門東側而得名;另外一座則為「西寺」,但在1233年的祝融之災中不幸焚毀,此後未再重建。
東寺與弘法大師「空海」(774-835)淵源匪淺。弘法大師博聞強識,譽滿天下,既是建築能手,亦為書法名家。823年,嵯峨天皇(786-842)將該寺賜予空海;次年,空海任「別當(寺務統籌)」一職;之後,為使東寺成為真言密宗的根本道場,他修築講堂,興建五重塔等,擴增佛寺規模。佛像、建築在佛寺境內觸目皆是,寺內還珍藏著大量曼荼羅繪畫,以視覺化的形式描繪出佛教的萬千世界。
歷經災難之磨礪,方成今日之京都,而位處京都的東寺亦不例外。走過1200多年的悠悠歲月,東寺經歷了火災、地震、戰爭等種種磨難。寺內大部分建築,皆於15世紀後半葉至17世紀中葉建造而成。如今,該寺除5座國寶建築之外,還收藏著數不勝數的佛教藝術精品。僅國寶及重要文化財,便有約25000件,堪稱密宗藝術之寶庫。寺內還逢春秋設展,圍繞主題甄選展品。1994年,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東寺作為古京都歷史建築的組成部分,納入世界文化遺產之列。

    滿意度

    理解程度

    推薦度

    吸引力